“天南地北邯郸人,共话祖国七十年”专栏
从古城邯郸到联合国总部
——专访新华社联合国分社社长、联合国记者协会副主席马建国
开栏的话: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邯郸人民在*和*府的领导下,发扬传统,拼搏奋进,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身在天南地北的邯郸人和家乡人民一样,在各自岗位上不懈努力,孜孜以求,无不成绩斐然,贡献巨大。家乡人民为他们高兴,为他们自豪
8月14日,邯郸日报社社长陈邢魁对新华社高级记者、联合国分社社长马建国进行专访。在专访中,两位社长就邯郸的影响、定位、历史文化及作为邯郸人,马建国在联合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多边平台的中国视角进行了畅谈……
马建国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并合影留念。
陈邢魁(以下简称陈):马社长,据我所知,您应该是位非常国际化的邯郸人,感谢您接受《邯郸日报》“天南地北邯郸人,共话祖国七十年”栏目的专访。
马建国(以下简称马):谢谢陈社长。很高兴借这个栏目“回到”邯郸,或者说通过这个栏目与邯郸的父老乡亲见面。
陈:我刚才说您是非常国际化的邯郸人,您认同这个说法吗?
马:算是“非常国际化的邯郸人”之一吧——说我是“天南地北邯郸人”的合适人选似乎更贴切。在这里,我首先要对邯郸日报社和陈社长表示感谢。6月底,我与您及邯郸日报社的朋友们,携手组织了一场“跨洋书画爱心接力”活动,邯郸、石家庄、北京书画界的朋友们积极参与,为我家乡庞村一位遭遇车祸的年轻人搞了一次慈善义拍,非常成功。还要感谢邯郸美协主席柴宗洁、书协主席韩玉臣、邯郸报业传媒公司经理王振华等朋友,他们都积极参加了活动。
之所以把那次活动定名为“跨洋书画爱心接力”,是因为我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与中国相隔太平洋,但是通过邯郸日报社和我们中国人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