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亚迪达成300万新成就,领跑姿态这样解 [复制链接]

1#

当浅蓝色的海豹明亮的前大灯穿透镜头,等候在直播前的观众们一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11月16日,比亚迪成为一家达成万辆产量的新能源车企。

万产量的数字,不仅是规模效应,更折射出比亚迪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万亿市值、销售领先、月销20万……今年以来,比亚迪“解锁成就”的步伐不断加快,第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既是一个历史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站在新起点上,比亚迪更着重思考:一个不止于车的车企、一个“链主”应该走出怎样的发展道路?先行者的头衔如何继续蜕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活力?

领跑姿态,跨越式增长

从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到万辆下线,比亚迪用了13年;从万辆到万辆,用了1年;如今从万辆到万辆跨越,仅用了半年。

万辆是什么概念呢?

据中汽协数据,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是.5万辆,市场占有率为13.4%。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万辆和万辆,同比均增长了1.1倍,市场占有率为24%,对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到26%。

在新能源汽车火爆增长的风口,比亚迪与市场正在互相成就。不断成熟的消费观念、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的使用环境,为新能源汽车的“风靡”提供基础,比亚迪也以更迭出新的产品燃起市场热情,以超前的加速度领跑行业。

新能源车产销齐飞的背后,是比亚迪前瞻布局、技术突破、产业链整合等多方面、多重意义的领跑。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比亚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方向、矢志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列。”

站在万辆的新起点上,比亚迪公布了更多重磅消息:颠覆性“黑科技”呼之欲出,高端品牌提上日程,全球市场铺开蓝图……

技术为王,产业链发力

第万辆,比亚迪选择生产哪一款新能源汽车?

万众瞩目之际,从生产线上驶出的第万辆新能源汽车,正是比亚迪海洋系列的最新力作海豹。在它流畅动感的身形线条之下,藏着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神秘魔术,集比亚迪新能源车领域先进技术之大成,更蕴含着比亚迪面向未来的坚定方向:技术为王。

“早在3年,比亚迪怀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初心进入汽车行业,逐步掌握车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芯片等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创新链标杆引领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不被‘卡脖子’。”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道。

通过多年的垂直整合与技术创新,比亚迪积累了2.6万项全球授权专利,形成了庞大的“技术鱼池”,发布了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技术等行业领先技术,这正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越是需求痛点、技术难点,就越是迎难而上,不断精进。为了用户安心,比亚迪将安全进行到底。在发布现场,王传福透露,围绕用户关心的安全问题,比亚迪从电池材料、单体、包体,到整车结构,搭建了“四位一体”的安全体系,后续将发布颠覆性“黑科技”,号称实现超强安全守护。

如果说技术为王是势如破竹的利箭,那么对产业链的把控则是牢固的一面盾。当今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缺芯及原材料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已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痛点,比亚迪的全产业链布局和自主掌控下的产业垂直整合策略,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

“比亚迪在智能化领域,会像在电动化领域一样,将所有核心技术打通,并进行充分验证。”今年6月,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全力投入智能化下半场竞争。据悉,面向智能化,比亚迪建立了新的研发管理体系,兼顾整车研发的严谨性和软件需求的多边性。

如今,产业链垂直整合的策略也在加速落地。今年比亚迪发布全球首款应用6nm的5G芯片,日前,比亚迪宣布旗下比亚迪半导体将进一步追加投资扩大晶圆产能,掌握芯片主动权。

作为一家涉猎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形成全产业链生态闭环的企业,比亚迪的超前布局、技术储备,还将引领和支撑企业持续发力。

仰望星空,征途向未来

“在百万级高端市场,电动化和智能化让高端汽车的创新变革有了更具想象力的空间。”新能源的浪潮中,中国汽车向上的途径越发清晰,王传福认为,“高端汽车品牌的诞生,一定是伴随着顶级核心技术的成熟。”

正是有着颠覆性技术的底气,比亚迪构建百万计高端品牌仰望,集成比亚迪最前沿的技术成果、最创新的设计理念,深度融合供应链体系,明年一季度首款车型将正式亮相。

仰望星空,是中国汽车的共同情怀与追求,要实现这一梦想,离不开脚踏实地的支撑。怎样的企业才能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引领者?答案难以断言,但一定是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的,也一定是坚韧强大、身有长物的。

比亚迪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从前两个季度的15.6%、17.8%提升到了22.75%,单车净利润0.99万元,同比几乎翻倍。万辆的新起点上,比亚迪走的是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发展道路。

中汽协数据表明,今年1-10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49.9万辆,同比增长96.7%,接近总体增速的两倍。“出海”之风渐起,比亚迪表示,要“积极拥抱全球”。

自去年5月加速国际化战略以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挪威、德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泰国等亚太市场。此外,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的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座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在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实现全球化生产之后,乘用车也将迈向产业国际化。

从技术狂人销量领先,再到仰望星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未来,比亚迪的这股“加速度”还将跑出什么新姿势?

撰文:魏泓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