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nli/m/8076.html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紧紧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奋力打造“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产业高地,在业态培育、政策保障、园区建设、“文化+金融”等方面持续发力,企业培育集聚成效显著,时尚产业高地优势扩大,文创特色品牌效应彰显,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扶持政策持续完善,推动福田区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福田建区30周年。30年砥砺奋进,年至年,福田经济总量增长超43倍,年均增长14.0%。年,福田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8.5%,连续多年高于全区GDP平均增速,占比超过9%。年前三季度,福田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3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比重超8.3%。
30年春华秋实,30年砥砺前行,福田文化产业持续繁荣的生动实践,打造了文化产业的“福田样本”。
多元融合构建文化产业新高地
年11月13日上午,福田区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施工现场举行重大文体设施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期间,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华强北博物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文体中心等一批备受期待的重大项目,也首度向公众揭开了面纱。
重大文体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是福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发力的剪影之一。多年来,福田区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了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文化产业体系。目前,福田共有各类文化、时尚、建筑装饰行业主体家,占全区所有商事主体的7.6%,其中规上文化企业达家,规上建筑装饰企业家,规上时尚企业余家,上市文化企业21家。
福田区的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全国领先、国际知名,占据了全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的半壁江山,是建筑装饰产业发源与聚集地,孕育了如建艺、郑中、爱得威、维业、中天精装等多家上市公司,还涌现出了如深装总、华剑建设、博大、卓艺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中国装饰看深圳”的局面,全面体现中国装饰设计的最高水准。年,福田区率先出台国内首个支持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的《福田区支持建筑装饰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同年中国建筑装饰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永久落户福田。成功举办10届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建装论坛和空间设计大赛。
中国建筑装饰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
创意设计产业是福田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近年来,福田区不断突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集聚模式,以CBD文化创意产业圈为核心,整合各片区相关文化创意资源及据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生态已基本成型。在行业集聚、区域集群等发展策略的推动下,实现了成为高端技术、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创意文化产业集群园区的构想。
时尚产业是福田区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福田区现有时装企业余家,汇聚玛丝菲尔、歌力思等多个高端品牌,女装产业占全国60%的市场份额,中国高端女装品牌十强中有四家在福田,年,全区服装企业销售总额超过亿元,约占全市四分之一。福田区政府积极推动以泰然立城为核心的湾区时尚总部基地建设,通过空间赋能、资源赋能、价值赋能,着力打造国际级、创新型湾区时尚设计之都。年3月“深圳时装周”期间,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高峰论坛”,重磅发布《湾区时尚总部中心发展规划》。年9月成立“福田区国际时尚战略委员会”,为中国首个城市区域国际级时尚战略执行机构。
改革创新赋能园区迭代升级
不久前闭幕的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福田馆优质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汇集“云端”,搭建综述馆、珍宝馆、非遗馆、时尚厅、城市艺术厅、潮玩馆、“文化+”馆等七大虚拟展馆。同时,辖区大型文化体育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年度文化活动等文化体育资源也集中呈现,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不一样的文化盛宴。
参展的企业都是福田文化产业的生力军。目前,福田区汇聚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企业,年占据“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中的23个席位。辖区已认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0个,其中省级园区1家、市级园区6家,总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形成了集聚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时尚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影视剧制作发行为龙头的特色产业链条。
为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综合载体和重要引擎作用,福田持续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建设。目前湾区时尚总部大厦已竣工验收,新增时尚产业空间13万平方米。正式印发《打造湾区时尚总部中心暨开展车公庙片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加速车公庙片区连片改造,撬动社会空间资源,升级产业发展空间,充分满足各类文化企业及其他市场主体的发展需求。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圳商报大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创意总部大厦项目加快推进,届时全区连片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将超过60万平方米。
福田着力打造“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产业高地
转型与升级,是福田区文化产业再创新高的密码。多年来,福田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福田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福田服装、黄金珠宝、家具等传统制造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一批产业园转型为深港“文化+科技”产业园区,有力推动了辖区文化产业由传统向创意、由“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福田区以改革创新的使命,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园区迭代升级。建设湾区时尚总部中心,打造国际级、创新型湾区时尚设计之都;与肇庆市共同打造肇福文化创意设计园,对接行业资源,激发深层次合作“化学反应”;华强北科技时尚文化特色街围绕“科技、时尚、文化”特色,着力强内容、树品牌、带流量,通过持续的活动注入,丰富主街消费场景、文化供给、产业业态,以产促商、以商兴产,打造产商融合新文旅发展典范。
土地资源紧缺一直是制约福田文化产业发展的难题,福田区独辟蹊径,利用旧区改造方式“腾笼换鸟”,许多创业基地均由旧厂区改造而成。在产业专项发展基金的扶持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圳文化创意园以政府收购原旧工业区厂房的形式,打造成为高端技术、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
加大优惠政策引领,坚持走产业结构调整新路,开拓出福田文化产业园区的新天地,吸引了国内外创意设计知名企业和设计大师纷纷进驻。如今,福田区以创意设计产业为主轴,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跨界融合“文化+”引领百舸争流
跨界与融合,是福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词。福田区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市场、品牌、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让主导产业酝酿新的爆发力。在强化主导产业地位的同时,福田区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文化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以催生更多文化新业态:数字出版、自助出版在出版领域头角,网络新媒体催生的微电影、手机院线、云电视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新兴模式的自驾游逐渐走入更多市民生活,5G正以蓬勃发展的态势改变着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新旧业态发展兼容并蓄、和而不同,成为福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典范城区”的文化表达。
“文化+科技”为福田的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华强集团形成了以高科技电子制造业、文化科技产业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格局;斯达高瓷艺生产的瓷器科技含量高,文化底蕴深厚;易尚展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组建了“三维数字成像及显示技术工程实验室”。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依靠科技力量,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及自身发展能力。
“文化+市场”让福田的文化产业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孚泰文化是国内大剧院装饰项目设计和施工的排头兵,已壮大成为资产超百亿元的集团企业;杨邦胜室内设计产品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及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文化因市场增强了自身的造血能力,市场因文化更赋人文气息。
第五届98音乐节开幕式现场
“文化+品牌”是福田文化产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之一。深圳市研成创意设计有限公司以先进的商业模式设计和项目后期推广设计,将品牌价值与产业链价值有效结合,提高了文化产业附加值。在福田,一大批文化企业区致力于找准品牌定位、升级品牌策划、扩大品牌传播,打造一个又一个文化品牌。
“文化+总部”是福田区多年来坚定实施的发展战略,集中力量发展总部型高端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上游矩阵,是福田文化产业的高端化国际化必须完成的课题。经过多年深耕,福田区已经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总部。丝路数码公司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数字视觉科技应用公司,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及海外的迪拜、纽约等地建立分支机构。辖区的另一家代表性企业——华南装饰集团,多次摘得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殊荣。
“文化+金融”是时代赋予福田的新课题。福田加强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从创新信贷产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辖区与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文化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在缩短审批放款流程、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等方面卓有成效。当前,福田区正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为福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金融的翅膀,一是打造一支全国首条文创指数,发挥全国文创产业发展“指示器”作用,助力资源优化配置,引导资本注入文创产业。二是打造一个文创产业投资基金联盟,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三是推动成立一支文创专项投资基金,切实提高新兴数字文创领域引导力。四是制定一套“文化+金融”发展专项支持政策,为“文化+金融”深度融合提供支撑。五是积极推动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大胆探索创建符合区域特点的多部门协作发展新模式。
“文化+数字”在福田风起云涌,推动了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业走向成熟。福田致力发展以“三网融合”为基础和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及文化内容服务,全面推动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结合,通过产业政策和产业空间两大抓手,引导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新媒体、网络视听、直播、网络游戏、电竞等行业加速发展;鼓励传统行业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并进,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通过“租赁+投资”的模式,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产业线上线下一站式内容创作体验综合体。
政策引领培育文化投资兴业沃土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一直以来,福田区高度重视打造全方位政策支撑体系,大胆探索实践,聚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创新突破,推动福田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不断修订、完善文化产业资金支持政策体系,形成《深圳市福田区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深圳市福田区支持建筑装饰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深圳市福田区支持时尚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三大支持政策,新出台《深圳市福田区支持车公庙片区时尚产业空间供给侧发展若干措施》,聚焦全产业链,从租金减免、空间培育、活动支持、业态打造、创新研发、融资保障等多方面,更加精准、更加有效、更高质量地为全区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国际时尚电玩节活动现场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支撑福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打造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主战场。为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园综合载体和重要引擎作用,福田区持续推进园区扩容提质建设,厚植园区根基、丰润福田文化产业发展沃土。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区还建立了企业专员制度,对辖区重点文化企业实施定向服务,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做“服务资源清单”,加强分类指导、个性化培育,一对一开展对口服务。实施“福田英才荟”计划,“十三五”期间投入10亿元资金,设立“福田人才创业基金”和“福田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吸引高端人才汇聚福田。建立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向符合条件的“福田英才”发放“人才福卡”,凭卡可享受子女就学、医疗保健、文体服务、政府办事等多领域公共服务绿色通道。
“新三十年福田再出发”,站在建区30周年的历史节点,福田提出坚持以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牵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对标最好最优,打造先行示范的高端文化标杆、科技引领的文化创新高地、国际一流的先锋文创城区。加快推进“文化+科技”“文化+信息”“文化+体育”“文化+金融”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瞄准新媒体和网络文化、数字出版、影视产业、时尚文化、文创展览、创新设计等行业,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建设完善一批深港“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积极构建战略性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产业中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福田的文化产业将“上下而求索”,倾力打造文化产业的“福田样本”,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提供“福田支撑”。
(图片由福田区委宣传部提供)
专题总策划:高大伟
专题统筹:林金华戴波
采写:林金华冉勇杨格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