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本刊记者传媒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江苏南北,五地同光;纵论融合,碰撞思想;众媒携手,共写华章。
9月8日,传媒杂志社联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在南京开幕,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年会以“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为主题,余名与会嘉宾现场总结盘点—年度我国传媒行业宣传报道成果和融合发展成就,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共同探寻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发展之路,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年会盛况空前,取得圆满成功。
01
让主流思想舆论挺立时代潮头
在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姚晓东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在中央深改委对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做出新部署之时选择在江苏召开新一届中国传媒年会,对江苏是鼓励也是鞭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张建星,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首映,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原总裁兼总编周锡生,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副局长段玉萍,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兢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年会开幕式上,柳斌杰对传媒业寄予厚望,希望传媒业能“以理性之光观照人类世界,深入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内容质量为生命,打造世界一流的多业态、多形态、多领域的高端媒体;以智能技术为重点,创新未来的传播能力;以融合发展为方向,建设世界一流的传媒集团军;以创新为动力,加快实现中国媒体治理的现代化”。
李东东认为,主流媒体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受、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使主流媒体具有更加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张建星在致辞中说:“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重要一年。经过几年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从推进产品融合、渠道融合,到推动平台融合、体制机制融合,主流媒体爬坡过坎、改革创新,走到一个关键节点。种种迹象预示着,媒体融合已渐入深度融合发展期。”
“媒体融合只是手段、渠道、方式,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才是方向、目的、价值。应充分发挥融媒体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功能,让中央的声音、各级党委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要充分发挥融媒体思想引领功能,让大家在信念理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让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张首映的观点,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
“传媒的对象是社会大众,他们的认可才是传媒业真正的成功。”周锡生认为,中国传媒业要做好“三大坚守”——坚守好传媒的主阵地、传媒业主业和主流媒体发展主线,增强“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