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者大变身医师节到来之际,体验白衣天使 [复制链接]

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菲李梦竹实习记者陈佳琦

今年的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医院体验医务人员的工作,感受“白衣天使”们的酸甜苦辣。

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隔离帽,在外一科主任张鹏的带领下,开始了记者的体验之旅。张鹏带记者首先体验了最基本的换药操作。

换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最普通的事,然而也是最容易疏忽的事。换药主要是无菌操作,所以操作手法非常严谨。“打开手套,内面不能和外面交叉,戴的原则就是外面只能接触外面,内面只能接触内面,外面和内面不能接触。”张鹏一边示范一边说。记者跟着张鹏的操作步骤,将无菌手套戴在手上一步一步地有条不紊的操作着,看着医生娴熟的操作手法感觉非常简单,但真上手操作时手法却略微显得有些笨拙。

记者模仿着医生的样子刚拿起镊子准备给患者切口消毒时,就被医生拦下了。“镊子是竖着拿的,不是横着拿的,这里面的镊子和血管钳,一只用于接触伤口,另一只用于传递换药碗中的物品,用消毒球从伤口再到外围擦拭三遍。再用干净的棉球擦干周围,贴上药即可。”张鹏说道。

给患者换完药后,张鹏带领记者来到了热敏灸室,推开门,浓烈的艾条烟熏味扑面而来,记者看到,护理人员正拿着镊子夹着点燃的艾条在患者肚脐上方操作着,看着简单的操作手法,记者便迫不及待地从护士手里接过艾条,给患者操作。在周明的帮助下,便开始了热敏灸的正式体验。

“热敏灸这项操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艾灸截然不同,热敏灸呢注重灸感、灸法、灸量和灸位、所以灸效特别显著。热敏灸理论认为穴位都有敏化状态和静息状态,在敏化状态下施灸最易激发经气感传,会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在疾病状态下咱们的穴位都有发生热敏化的高概率大致区域,首先咱们就在这个高概率大致区域进行热敏穴探查,进行粗定位,然后在粗定位的基础上再进行细定位,只要患者出现了透热、传热等热敏灸感的中的一种灸感,就说明这个穴位已发生热敏化了,咱们就在这个地方进行施灸就行了,直至灸感消失,也就是敏消量足。比方说这个病人,这是个腹痛的病人,抵抗力也非常的差,经常感冒,我们就在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附近探感定位,直到找到她的热敏穴位。施灸过程中室温呢不要太凉,最好在24—30℃之间,室温太冷不易激发经气感传。探感定位呢要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比如雀啄灸、循经往返灸等刺激经气感传。操作者还要静心守神,病人也要安静,这才能达到一个好的灸态。再就是每个人因为受寒邪侵袭的程度不同或者耐热程度不同,所以在施灸的过程中一定要跟病人多交流,不时地询问患者的感受,已达到最好的灸疗效果。”周明一边指挥一边说道。

“感觉怎么样啊?这个热度能耐受吗?你现在是感觉热在局部呢还是透到肚子里面去了呢?”记者有模有样的操作着。刚上手不到10分钟,胳膊便酸痛起来,看似简单的操作手法,长时间操作起来实属不易。“做一次热敏灸一般需要四五十分钟,特殊情况的还要再加强灸。你像现在这个季节,我们的热敏灸得需要预约。忙的时候做灸疗的护士一做就在这工作室做上一整天。”周明说。

张鹏介绍,热敏灸是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疗效的一种新法艾灸。对各种风湿痹症如颈肩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偏瘫、面瘫、偏头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腹痛、便秘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痛经、盆腔炎、前列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哮喘等;皮肤病如荨麻疹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

记者的“实习”结束后,记者为医生的尽责动容,感觉到这份工作艰辛与不易,医务人员每天连轴转,而且工作压力非常大,忙起来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有时刚到家就接到电话,医院帮忙接诊病人,所医院解决的”张鹏告诉记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