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告诉我们,或许曾经做过很多傻事。
时间告诉我们,或许曾经也没有那么傻。
而你告诉我们,或许曾经是最好的年华。
我们常常会赌气,说什么十年之约。
总觉得自己只是说说而已,
而当十年将近之时才发现,
其实,我们早就习惯了。
习惯了热爱一件事,习惯了去为这件事疯狂。
习惯了一群人,为了一个梦,浪费一整个青春。
或许,这就是我们,
一群还怀着梦想的文字背包客。
糖点本期嘉宾“素时纪”创始人勺勺郭。
勺勺郭,女,80后,天蝎座,毕业于武汉传媒学院新闻系,某地报业集团新闻记者、编辑。鲜为人知的青年作家、《素时纪》杂志主编、素时纪文化创始人。自学生时期起,热爱写作,长期混迹于文学网站。19岁被出版社签约,随后出版有个人长篇言情小说。另著有个人专栏,已发表文章数百篇。
糖点:年应该是刚步入社会不久吧?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创办《素时纪》呢?能透露一下截至目前砸了多少RMB吗?
勺勺郭:我大学读的新闻系,毕业后留在了武汉,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是很理想,然后回到家乡在某公司上班,负责吃喝玩乐活动的推广,后来公司破产倒闭,我就成了无业女青年,也没有再找工作,每天宅家里玩,做个废柴。
可能是因为从学生时代起,十几岁开始,我就一直在写东西,最初是入驻文学网站,后来也给其他杂志供稿,年底的时候突然有了这个念头,想着与其每天无所事事,不如自己也做一本杂志试试?说做就做,我就在网上研究和学习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比如封面怎么设计,尺寸多大,排版软件怎么使用,印刷用什么纸张、多少克等等,然后在自己号上发了招聘帖,迅速组建了内部运行团队。
在年2月1日那天,发行了素时纪杂志创刊号,有电子版、实体书这两种发行载体,正式宣告《素时纪》的诞生,旨为全国写手、读者提供一个写作、交流的平台,当时是将这个杂志作为我的业余爱好在做。
年3月,机缘巧合之下,我去报社应聘,专业对口,我成了一名新闻记者,也正式开启我的职场生涯,我每天跑新闻采访、写稿子,后来又兼做夜班编辑,就变得越来越忙,但是杂志我没有放弃,只要业余时间有空,我就一心扑在了杂志上。
有人问做杂志是不是我的副业,我自己倒不这么认为,因为我没有想过商业化,也没有搞广告去盈利,只是纯粹地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像有人喜欢逛街,有人喜欢健身,而我的爱好就是做杂志。
目前杂志内部有40多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上班族。杂志内部设置了编辑部、宣传部、策划部、排版设计部、有声电台、官方网站、写手读者群管理等部门和岗位,每年进行一次公开招聘,通过考核以及三个月见习期才能转为内部人员,然后按照他们的特长和空闲时间,每个月完成安排的任务。
从年到年,我坚持做了8年时间,费用方面一直是我自己在支付。前期花费很大,平台建设费用、每期文章稿费、封面模特费用、图片投稿费用、印刷和邮寄费用,还有做活动的奖品费用等等,因为没有商业化,所以这些年下来每期费用都是我自己贴钱在做,也走了不少弯路,费用高的时候一个月得砸一万多出去,到后面做了几年之后,摸索出了经验,杂志运行慢慢稳定了,就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费用,现在杂志每个月花费差不多固定在左右,所以要说这8年来砸了多少钱,我粗略算了下,总共砸了有超过20万吧。
身边知情的朋友都不能理解,就算是兴趣爱好,也不该用掉这么多钱,怀疑我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人活一世,我不求别人理解,但求我自己不后悔,因为千金难买我开心,更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到后来吸引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写手投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