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鸣笛响起,调试中的列车飞驰过佛山地铁2号线陈村镇仙涌站,为轨道的开通做准备。站点上远眺,数千亩农田正在孕育新的果实,年底这里将金黄一片。不远处,沿线文海河岸边正加紧施工,一河两岸的滨水景观带即将成形。
人文生态,现代交通与城市共融,是如今的顺德缩影。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初步成形,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一个个大美公园崛起,新的校园中传出琅琅读书声,当天更蓝水更绿,在两个“万亿”的支撑下,顺德城市更美更宜居。
城市,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打造有品质的城市,过去五年,顺德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顺德,统筹推进高品质中心城区、魅力小镇、美丽文明村居建设,持续提升城乡品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新的面貌,新的顺德,一张张笑脸,是顺德五年交出的一张写满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
更方便的交通,更美的城市
城市的建设,最终落点于人。
近日,广州地铁7号西延段建设又传来好消息,大洲站、美的大道站完成“三权”移交,预计于年底即将开通。届时,顺德与广州乃至湾区的距离将变得更为紧密。“现在出行越来越方便,地铁的开通预计也会我们带来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企业总部位于顺德的昇辉控股董事长李昭强充满期待。
调试中的列车飞驰而过,为轨道开通做准备。南方+戴嘉信拍摄
交通,是一个城市重要的脉络,更是城市的重要民生。
过去五年间,顺德持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全力打造“三环六轨联十镇、四铁十高通广深”的内联外通交通格局,全区交通路网进一步优化完善,内、中、外环快速环线节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公里,高速公路密度提升至17.03公里/百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佛山地铁2号线、3号线及广佛环线等加速建设,南沙疏港铁路顺德段建设、肇顺南城际铁路建设、广佛环城际建设和广珠城际站点周边运营逐步完善。
密集的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加速着顺德融入湾区,也加速着湾区资源快速汇聚顺德。
留住资源,必然要高品质的城市。当对内对外的大交通圈成形,城市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顺峰山公园内,10万株醉蝶盛开,蓝天之下成群白鸽飞过,三五成群的市民在草地上铺开帐篷,享受秋日闲暇;德胜河畔,一河两岸城市客厅风景如画,高空俯瞰,德胜新城中轴线宛如“金凤凰”华丽展翅;华侨城内,各式网红餐饮店内座无虚席,岭南建筑与现代科技交融,每逢节假日这里都是佛山景区人流量第一名的地方……
高空俯瞰,德胜新城中轴线宛如“金凤凰”华丽展翅。南方+戴嘉信拍摄
五年来,顺德不断深入治理水环境,建设城市生态心群,建成一批万亩千亩公园和万里碧道顺德段,连片打造12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片,高水平推动中心城区建设,加快魅力小镇、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城乡环境快速蝶变。数据显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8平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7倍。
一个现代化城市,已然蝶变。在今年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顺德区再次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县级城市(区)名单。
打造最亮丽的城市名片,留下造梦追梦者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来源于交通来源于环境,更来源于一件件扎实的民生实事。
从桑基鱼塘汲取灵感,让岭南书院和自然聚落并存,悬浮的图书馆、童趣跑道、合影墙,红色楼梯……这是顺德“最美校园”设计竞赛的优胜方案。让学校建筑成为最美风景线,顺德首次通公开竞赛方式,“让校园可以更美丽,更加符合育人的要求。”顺德区教育局局长温联洲说。
建最美校园,因为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把教育“第一资源”打造为城市“最优资源”,从年至年,顺德财政平均每年投入超过64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25.12%增至28.94%。
年开展高中管理体制改革,年启动初中“壮腰工程”,再到年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顺德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创新,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创造了教育发展的“顺德速度”和“顺德质量”。数据显示,年至年,顺德区新增学位超过10万个。
深知实现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是前提和保障,顺德按入职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教育家的梯级路径完整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层级体系,全面实施“青蓝”“骨干”“名师”“教育家孵化”工程,建立以评审认定、履职担责、周期培养和表彰激励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
顺德把教育“第一资源”打造为城市“最优资源”。南方+戴嘉信拍摄
顺德,已经把对教师切切实实的制度温暖和实际行动,付诸教育事业的“每一公里”。不久间,顺德陈村更面向全国,打出“百万年薪”招聘高层次教育人才,这一力度,足见顺德在教育发展上的决心。
“教育资源丰富,产业基础牢固,城市有底蕴,美食抓人心,我认为顺德是一座很宜居的城市。”一年前,盈峰环境首席技术官CTO兼副总裁张斌带着全家扎根于顺德,正是被这里的“大城生活,小城成本”所打动。
除了“大手笔”投向教育,顺德同样在市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发力。目前,医院已完成整体搬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城院区投入使用,广医院新院区、投资医院启动建设……从教育到医疗,顺德正倾尽全力,对标先进。
如果说,入口香滑的双皮奶,鲜嫩多汁的烧鹅曾经是顺德人最突出的幸福感来源,那么如今的蓝天碧水、花香生态、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正让眼前的柴米油盐汇聚成诗和远方,一座幸福的城市,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此追梦造梦。
南方日报记者蓝志凌
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
刘嘉麟蒋晓敏
蓝志凌;戴嘉信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